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1年海外投资的集中行业商报图形
昨日,来自市外经贸委的消息显示,截止2011年底,重庆市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252家,总投资35.8亿美元,位居西部前列。对外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农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多家民企掌门人坦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常见的资金难题,困扰最多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和人才的缺乏。海外扩张,在渝企发展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渝企在“走出去”投资的过程中,世界500强企业有哪些扩张经验可以借鉴?
现状
渝企海外投资最青睐采矿业
渝企海外扩张的步伐正在加快。来自市外经贸委的消息显示,截止2011年底,重庆市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252家,总投资35.8亿美元。近几年来,重庆企业海外投资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增幅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上半年,全市对外协议投资21.07亿美元,实现大幅增长。
重庆企业最青睐的投资地区集中在美洲、亚洲、欧洲。市外经贸委人士透露,2011年对外实际投资中,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是巴西、德国、中国香港、爱尔兰、加拿大、英属维尔京群岛、荷兰、澳大利亚、泰国、美国。其中,对巴西的实际投资10109.7万美元,占同期全市实际投资的24%。
同时,渝企海外投资的行业也相对集中。2011年,全市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农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批准的合同投资额分别占同期总额的45%、23%、13%和4%,合计占同期投资总额的八成。
困惑
1. 融资成难题 到嘴肥肉丢了
“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的项目比我承建的还要多,总金额大概近上亿美元!”广厦重庆国际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轸坦言,有几次都谈到签合同的地步了,就是因为没有更多的钱去开保函,无奈放弃。除了企业本身的定位以及经营理念之外,我们的金融机构对走出去的企业没有形成同步配套也是原因之一。
■支招:利用离岸金融中心帮忙募资
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艾特·凯瑟克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首先,利用离岸金融中心帮助募集资金和持有外国资产,例如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中国香港;其次,通过IPO、与私募股权基金等国外资本合作等方式海外募资;此外,还可利用亚洲开发银行(ADB)、非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IADB)等多边发展银行。
2. 信息不畅通 生意泡汤了
除了资金,信息渠道的缺乏让民企老板们大伤脑筋。
重庆锦晖陶瓷董事长张民说,几年前,他到俄罗斯与当地一个白酒经销商进行陶瓷酒瓶的生意谈判,谈判结束后回国不久,就收到了那位白酒经销商被枪杀的消息,生意泡汤了。如何核实这些人的社会背景?张民有些力不从心。
■支招: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
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艾特·凯瑟克给出几点对策,首先,要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开展业务;其次,通过当地代理商或顾问获取市场信息;最后注意在管理协调各种关系时,找出并照顾到所有利益相关方和决策影响者。利宝互助公司执行副总裁也建议,企业要与顾问和律师一道,了解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要求。
3. 缺专业人才 害怕被欺骗
人才缺乏也是阻止民企海外扩张的一道屏障。新世纪游轮是我市较早进行涉外旅游交流的公司,董事长彭建虎说,公司打算在莱茵河、多瑙河发展内河观光业务,在即将签约时,这家公司提出来通过其在马尔代夫的壳公司签约。
“我们对当地的法律不了解,万一被骗怎么办?”彭建虎表示,由于找不到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得走出去有点“卡壳”。
■支招:建全球人才培养战略和国际化人才库
爱立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志鸿介绍,爱立信的具体做法有,将本地员工派驻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员工;面向青年领导人才推出“管理培训生”计划。让拥有丰富跨文化经验的商务人士与员工交流,指导他们跨越不同文化界限有效工作。施耐德电气首席执行官赵国华在谈到施耐德电气在国际化的经验方面也提到,国际企业在重庆的投资可以帮助建立国际化人才库。
举措
建对外投资基金为渝企走出去“输血”
市外经贸委外经处处长熊尧智表示,市外经贸委将对企业“走出去”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比如,为缓解渝企“走出去”可能面临的资金问题,市外经贸委将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建立合作机制,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我市企业与其合作开展境外投资项目。推动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我市企业对外投资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结算、保险等金融支持,力争已批准的项目资金按期投资境外。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以增进交流合作。
除了想办法加强银企对接外,我市还酝酿组建“重庆对外投资基金”。按照初步设想,这支基金由重庆国企与国际私募基金、国际投资集团、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组建,专门支持企业对外投资。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对我市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
对于有企业反映到的信息不畅问题。重庆将积极与商务部合作,围绕高新技术并购、农牧业种养殖、矿业及能源开发等,研究全球范围内适宜重庆企业投资的重点产业和热点地区,制定“重庆企业‘走出去’世界功能区投资规划”,科学、有效地引导企业对外投资。同时,我市还将收集重点区域的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信息,动态跟踪和管理重点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库作用,服务于全市“走出去”战略。
熊尧智还提醒企业家,今后,重庆将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批企业重点考察我市对外投资主要地区,包括矿产资源类和农业种植类的南美洲、北美洲、东南亚、大洋洲、西北欧和非洲。组织有实力的企业赴西北欧高新技术并购项目、南美农业矿业、西南非矿业、澳新矿业及农牧业、新马印尼能源及种植业考察与项目对接。
此外,重庆将利用渝洽会、厦洽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及重点区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境内外举办投资说明会和项目发布会,面向全球推销渝企优势。
相关新闻
全球不同区域投资机会各不相同
在现有全球经济背景下,全球各地都有哪些投资机遇?霍尼韦尔全球副总裁、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首席执行官沈达理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北美、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亚洲等地各有投资机会。
沈达理称,北美的特点是,消费能力强大、资源丰富(页岩气等)和低廉的天然气价格使制造业“回流”;欧洲的机遇是尖端技术与人才折价、部分国家开展私有化过程中带来项目机遇;东欧、独联体、俄罗斯的机遇是油气资源丰富、人才生产力高,价格相对低廉;拉丁美洲的机遇是消费能力强大、能源、大宗商品等资源丰富;非洲的机遇是资源丰富(油气),与工程总承包相关的机会,政治态度更愿意合作,消费能力不断增长,对中国产品有强大需求;中东地区的机遇是油、气等资源丰富,以及高价值、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恢复;而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和大洋洲的机遇则是人口众多,中产阶级不断增长。“这是中国产品的市场。”沈达理说。 |